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,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,九九久久精品国产,精品日韩在线观看,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,欧美色惰aⅴ,婷婷伊人网
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常識資料  >> 常識其他   
常識其他

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:地震

http://www.gongfucj.com       2018-07-06 15:14      來源:公考通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公務員考試常識需要考生平時多加積累,今天公考通(www.gongfucj.com)給大家?guī)淼某WR是地震相關知識,希望考生能夠掌握。

 

  地震又稱地動、地振動,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,期間會產(chǎn)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(xiàn)象。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,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(nèi)部產(chǎn)生錯動和破裂,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。


  地震開始發(fā)生的地點稱為震源,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。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(qū),極震區(qū)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(qū)。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,能引起火災、水災、有毒氣體泄漏、細菌及放射性物質(zhì)擴散,還可能造成海嘯、滑坡、崩塌、地裂縫等次生災害。


  地震分類


  1.根據(jù)發(fā)生的位置分類:分為板緣地震、板內(nèi)地震、火山地震。


  2.根據(jù)震動性質(zhì)不同分類:分為天然地震、人工地震、脈動。


  3.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:分為構(gòu)造地震、火山地震、陷落地震、誘發(fā)地震、人工地震。


  4.根據(jù)震源深度進行分類:淺源地震(震源深度小于60km)、中源地震(震源深度60—300km)深源地震(震源深度300km以上)。


  地震分布


 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:


  1.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:分布在太平洋周圍,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、堪察加半島、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,再經(jīng)菲律賓群島轉(zhuǎn)向東南,直到新西蘭。這里是全球分布最廣、地震最多的地震帶,所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三。


  2.歐亞地震帶:從地中海向東,一支經(jīng)中亞至喜馬拉雅山,然后向南經(jīng)中國橫斷山脈,過緬甸,呈弧形轉(zhuǎn)向東,至印度尼西亞。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,至堪察加,分布比較零散。


  3.大洋中脊地震帶:此地震活動帶蜿蜒于各大洋中間,幾乎彼此相連??傞L約65000km,寬約1000——7000km,其軸部寬100km左右。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的地震活動性較之前兩個帶要弱得多,而且均為淺源地震,尚未發(fā)生過特大的破壞性地震。


 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(qū),這5個地區(qū)是: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;西南地區(qū),包括西藏、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;西部地區(qū),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、青海、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;華北地區(qū),主要在太行山兩側(cè)、汾渭河谷、陰山—燕山一帶、山東中部和渤海灣;東南沿海地區(qū),廣東、福建等地。


  傳播方式


  縱波: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的波,傳播速度較快,到達地面時人感覺顛動,物體上下跳動。


  橫波: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,傳播速度比縱波慢,到達地面時人感覺搖晃,物體會來回擺動。


  其他常見名詞:


  震源:地球內(nèi)部直接產(chǎn)生破裂的地方稱為震源,它是一個區(qū)域,但研究地震時常把它看成一個點。地面上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稱為震中,它實際上也是一個區(qū)域。


  震中:根據(jù)地震儀記錄測定的震中稱為微觀震中,用經(jīng)緯度表示。根據(jù)地震宏觀調(diào)查所確定的震中稱為宏觀震中,它是極震區(qū)(震中附近破壞最嚴重的地區(qū))的幾何中心,也用經(jīng)緯度表示。由于方法不同,宏觀震中與微觀震中往往并不重合。1900年以前沒有儀器記錄時,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壞范圍而確定的宏觀震中。


  震中距: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叫做震中距。同一個地震在不同的距離上觀察,遠近不同,叫法也不一樣。


  震源深度:從震源到地面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。


  地震震級: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,根據(jù)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,用“級”來表示。


  地震烈度:是表示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響的強弱程度。(或釋為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)。


  世界地震之最


  1.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預報并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地震:1975年2月4日,海城地震(中國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,被世界科技界稱為“地震科學史上的奇跡”)。


  2.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: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(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、堪察加半島、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,再經(jīng)菲律賓群島轉(zhuǎn)向東南,直到新西蘭)。


  3.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嘯:八重山海嘯,1771年4月24日發(fā)生在日本琉球群島中的石垣島(估計巨大海浪的波峰高達84.7米,排山倒海的巨浪將重量達850噸的整座珊瑚礁拋出2.092公里以上。這次海震所擊起的海浪,據(jù)測它的行進速度為每小時788.557公里)。


  4.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: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,智利地震(8.9級,因計算方法不同,也有9.5級的說法)。


  5.世界最典型的城市“直下型地震”:1976年的中國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。


  6.中國最早的地震記錄:晉代出土的《竹書紀年》記載有帝舜時期“地坼及泉”、夏桀末年“社坼裂”的現(xiàn)象。


  7.西方記載最早的地震災難: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。


  刷題鞏固


  01、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,我國四川汶川縣發(fā)生了震級為8.0級的特大地震,涉及10個省區(qū)市,災區(qū)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,受災地區(qū)人民生命財產(chǎn)和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蒙受了巨大損失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、涉及范圍最廣、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。下列關于地震的說法,正確的是(   )。


  A.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


  B.震級是衡量地震時地面遭受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


  C.地殼內(nèi)發(fā)生地震的地方被稱為震中


  D.地震發(fā)生時離震中越近,震級越高,破壞力也越大


  【答案】A


  【解析】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、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。淺源地震大多發(fā)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圍內(nèi),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。其中,淺源地震的發(fā)震頻率高,占地震總數(shù)的70%以上,所釋放的地震能占總釋放能量的85%,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,對人類影響最大。震源越淺,破壞越大,但波及范圍也越小,反之震源越深,破壞越小,波及范圍卻越大。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,因此A項正確。地震有強有弱,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強度的“尺子”叫震級。地震發(fā)生時,通常用地震烈度來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,簡稱烈度。因此B項錯誤。地下發(fā)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,而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。因此C項錯誤。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,但可有多個烈度,一般講,離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壞就越大,烈度也越高,但一次地震的震級是固定的,因此D項錯誤。故本題答案為A選項。


  02、下列有關地震的表述,不正確的是(   )。


  A.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破壞性最強、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地震


  B.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——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


  C.我國的地震帶主要分布在臺灣、西南、西北、華北、東南沿海等五個區(qū)域


  D.震源的深度越淺,地震破壞力越大,波及范圍也越廣


  【答案】D


  【解析】A選項的說法正確: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級8級,是我國1949年以來破壞性最強、波及范圍最大的地震,強度、烈度都超過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。


  B選項的說法正確: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: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,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各地區(qū);歐亞地震帶,又稱地中海-喜馬拉雅山地震帶,主要分布于亞歐大陸;海嶺地震帶,分布在各大洋中的海底山脈。我國處于世界兩大地震帶——環(huán)太平洋與歐亞地震帶間,受太平洋板塊、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,地震活動頻度高。


  C選項的說法正確:我國地震主要分布在臺灣、西南、西北、華北和東南沿海地區(qū),這些地方位于板塊交界地帶,地殼活動頻繁。


  D選項的說法錯誤:震源深度是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原因之一,同級地震,震源越淺,破壞力越強,但波及范圍也越小。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。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。


  03、下列關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確的是(   )。


  A.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(fā)生,首先要切斷電源、氣源,防止火災發(fā)生


  B.應疏散到高大建筑物、窄小胡同、陡山坡及河岸邊


  C.在家中要就地避險,可選擇較安全的地方(如床下、桌子底下)躲避


  D.住單元樓內(nèi),可選擇開間小的衛(wèi)生間、廚房、儲藏室及墻角躲避


  【答案】B


  【解析】地震發(fā)生時,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(cè)混凝土碎塊等可能掉下傷人,狹小胡同中堆放的物品倒塌也極易發(fā)生危險,陡山坡與河岸邊在地震時容易產(chǎn)生山體滑坡、河堤崩塌,因此在發(fā)生地震時必須迅速離開這類危險地點,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(qū)躲避,所以B項說法錯誤。在震中區(qū),從地震發(fā)生到房屋倒塌,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、床下及緊挨墻根和堅固的家俱,趴在地上,閉目,用鼻子呼吸,保護要害,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,以隔擋嗆人的灰塵。正在用火時,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開關,然后迅速躲避。在樓房內(nèi)應迅速遠離外墻及門窗,可選擇廚房、浴室、廁所、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,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,也不能使用電梯。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筑物,要遠離高壓線及石化、化學、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。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