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:夜經濟
【背景鏈接】
2019年上半年,在各地出臺的新一輪促消費政策中,“培育夜經濟”一詞頻頻出現(xiàn)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慶等城市紛紛推出舉措,提出要建立夜間經濟示范街、地標型夜市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“五一”小長假,夜間消費金額占全天的29.92%??傮w看,我國夜間經濟已由早期的燈光夜市轉變?yōu)榘ā笆?、游、購、娛、體、展、演”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。
夜經濟帶來的一個典型變化,就是“深夜食堂”的興起。有調查顯示,上海雙職工家庭7點后才能吃上晚餐者達到近42%,這意味著餐飲、休閑、娛樂都要推遲,也推動了城市消費格局的變遷。尤其是當80后、90后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軍,他們對夜市、夜場電影等有著更強烈需求。24小時便利店,是租房時的重要參考;24小時不打烊書店,也是年輕人晚上活動的重要場所。這些新生事物,推動消費時空悄然變化。
【公考角度解讀】
[提出觀點]
深夜城市夜生活背后,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性格這么簡單,而更指向現(xiàn)代城市越來越無法忽視的“夜經濟”,是城市文軟實力的體現(xiàn)。
[綜合分析]
城市的夜幕下,蘊藏著一片巨大的、有包容性的消費場景:夜間經濟。夜生活古已有之,但“夜間經濟”一詞歷史并不長。這一經濟學概念自20世紀70年代誕生之際起,就有著鮮明的拉動內需、促進消費等導向。如今,它更成為衡量城市繁榮、生活舒適度與便利度的重要指標之一。
夜經濟,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。在手機里,24小時不打烊的城市公共服務,街頭巷尾蓬勃發(fā)展的小微經濟,都是中國活力的新注腳。比如,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氛圍如何,可能直接成為能否吸引游客的一個重要賣點。此前有報告就透露,過夜游客的消費額是一日游的3倍以上,足見夜經濟的巨大潛力。另外,夜生活方不方便,乃至夜晚治安好不好等,也是構建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側面。同時,夜生活的品質也檢視著城市公共服務與人性化程度。
夜生活及夜經濟的崛起,與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習慣、消費觀念的更迭直接相關,也得益于網絡平臺服務的普及。但這并非說,發(fā)展夜經濟只要靠市場的自發(fā)力量就可以完成,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。
[對策措施]
點亮城市的燈光,要做強夜經濟的產業(yè)基礎。夜經濟的繁榮說到底是以第三產業(yè)的發(fā)達為支撐的。因此,我們既需要在城市發(fā)展中積極引導,也要給予各種業(yè)態(tài)充分的生長空間。
夜經濟,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級。比如,公共交通的運營時刻與便利程度直接影響人們的夜間出行。不論是消費者,還是餐飲、休閑領域的服務人員,都仰賴便利的公共交通。如除此之外,治安狀況和停車便利程度等,也都是提升夜經濟品質的必需品。
資料來源:
人民日報新知:夜經濟成為城市“軟實力”
光明網:“夜經濟”也是新的城市競爭維度